
石化是石油化学工业的简称,一般指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石油化工对人类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石油化工产品,农业、工业也离不开石油化工。
碧桂园十里银滩学校师生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有幸进入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参观,了解石油的开采、加工以及利用。
惠州石化是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DPDC)的简称,它是中国海油独资兴建的第一座大型炼厂,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集中加工高含酸重质原油炼厂,是广东省重点发展的东西两翼两个石化工业基地之一,位于享有“海上小桂林”美称的大亚湾,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海运条件以及市场优势,目前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经达到2200万吨,规模位列全国三甲之列。2011年荣膺IPMA国际卓越项目管理金奖、值得提出的是,惠州炼油是国内继神舟六号项目组第二个获得IPMA最高奖的项目,也是世界炼油项目领域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项目,这也标志着惠州炼油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炼油项目建设的一个标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领略惠州石化的魅力吧。
在进入惠州石化之前,我们观看了安全教育短片,接受HSE教育,HSE是一种倡导健康、安全、环境为一体的管理理念,以一种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减少或避免重大事故和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惠州石化进行的都是高危作业实行封闭式管理,外界人员需要登记并发放临时人员入场证后,方可进入。进入厂区前我们需要穿好工服、工鞋,戴好工帽、防护眼睛、耳塞。在志愿者的讲解下,我们认识了很多安全标识。同时也了解了部分惠州石化的规章制度,在厂区内,不能够携带手机等非防爆电子产品,不能够吸烟,酒后不能够进场等等。还有最重要的了解了应急逃生通道和应急逃生知识。

志愿者们非常细心地帮助小朋友们穿好工服、工帽,做好进入园区的准备。



园区按照“一湖二片三区四园”的空间布局模式分为产业区、配套区、服务区、生态区四个区域,我们主要参观了产业区,它分为较多细小的区域,南北厂区、石化部区域、芳烃分离装置区域、汽车装车站、东联码头、煤制氢装置、马鞭洲库区所辖区域、芳烃抽提区等。我们坐着观光巴士进入园区参观,在路旁看到很多内浮顶罐、球罐塔,还有很多管道,他们不仅外观非常壮观、漂亮,作用也可大了,是石化工厂必备的装置。
其中讲解得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经济产值最高的无人岛——马鞭洲,马鞭洲是大亚湾原油输送的咽喉,也是中海油惠州石化原油输送的中转站。
出了生产区,我们来到了中海油惠州石化安全实物示范培训中心,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安全防护服以及安全防护帽,模拟操作了人体心肺复苏,了解了职业卫生健康知识,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安全标识,学习了作业安全知识、消防应急知识、电气知识等等。



小朋友们纷纷在360度全息影像展示屏前停下了脚步,对影像中的挖掘机、起重机工作场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来它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并结合人眼的45度角视觉误差,再现挖掘机、起重机设备以及现场作业场景的全方位具有360度绝对可视角度的3D立体投影影像。
接着我们来到了实物模拟中心,这里各种各样加了灯光的实物模型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我们见到了浮头式换热器、催化裂化反应器、加氢反应器、塔盘塔、球罐、内浮顶罐等模型,志愿者们向同学们耐心地讲解着他们的工作原理以及作用,例如浮头式换热器是利用水来交换油的热量,孩子们也用心的观察着这些实物模型,相互探讨着他们的外观、结构和用途。



孩子们通过此次惠州石化之旅,收获颇为丰富。
Martin说:“通过这次参观我知道石油的运输方式有海洋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公路运输。”
Eric说:“通过志愿者哥哥讲解,我知道石油从哪里来的了。数百万年前,地球有很多海洋,有无数的动物、植物、藻类生活在海洋中,他们存活吸收了大量来自太阳的能量,太阳能以碳分子的形式储存在他们的身体中,这些生物死后便会沉入海底,这些生物的沉积物以及地壳运动的热量和压力会形成原油。
Chris说:“通过本次参观我知道石油对我们作用很大,我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石油。例如太空的飞船、天上的飞机、海上的轮船、陆地上的火车、汽车,还有我们日常使用的电脑、办公桌、牙刷、毛巾、食品包装容器、服饰等等。”
Derek说:“我见到了这里的污水经过处理可以养鱼、浇花,炼化工厂做了很多环保措施。”
最后我们在惠州石化享受了美味的晚餐,孩子们自觉排队,有序的领取晚餐,吃多少取多少,吃完后自觉地清理干净桌面。
通过本次参观,孩子们对石化工厂有了初步的认知,他们从最开始迫切的想知道石油从哪里来,是不是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石油资源,石油是怎样开采加工的,见到的实物模型都有什么作用,石油的开采加工是否会污染环境,通过参观以及志愿者哥哥姐姐的讲解,一步一步的解开了谜团。
作者 | 方云雁
排版 | 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