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就像心灵的镜子一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以图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它能够映出我们潜意识的模样,心理画更是如此,人们在绘画过程中往往会将自己的性格倾向、心理需要等投射到绘画中去,反映出我们的心理年龄、当前的心理发展状态。
为帮助同学们表达心理需求、缓解成长压力,引导他们运用心理投射原理,了解个人人格结构和深层心理状态,10月21日早晨,我校初中部开展了“房树人心理绘画自我认识体验”活动。
活动一开始,同学们首先闭上双眼聆听一段舒缓的音乐,去感受眼前出现了什么,然后,老师说指导语,要求同学们在A4纸上分别画房屋、树木和人。除了要包括房子、树木、人以外,其余都可以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同学们也感到非常自由,都认真的在纸上画着,表达着自己的心境。
活动后,心理老师与部分学生交流,让他们说说对于自己的画的理解,引导他们学习自我调节,了解适时地宣泄不良情绪的重要性,从而建立内心的和谐。也让他们可以充分发挥潜能,学会勇敢面对困难,从而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每位学生的生活环境都不一样,绘画的样式也都不一样,同一件事、物、人,对学生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但是绘画,可以折射出孩子内心潜在的意识和想法,让我们能够更加理解他们,也让他们能够绽放心灵,快乐成长!
“房树人测验”简称HTP测验,是国际著名的投射性心理测验,源于Buck的“画树测验”。HTP是一种心理学常用而有效的人格测验。

成长的场所,代表家庭、家族、私人领域,喻指安全感。

个体与环境的关系,生命意义,自我形象,平衡状态。

自我形象和人格完整性。
房屋投射成长环境、安全感、内心世界。通过观察屋顶、烟囱、门窗,可以了解他对家的感受,在家庭中是否安全,情感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否感到不安有压力、与父母的关系如何、人际交往状态如何。

如果您可以从孩子的画中读出他的内心,也许您会有点惊讶,为什么很多孩子都会有压抑、无法敞开自己的感受?或许我们无意识当中已经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比如,语言伤害。
“怎么这么笨,说了多少遍了!”
“你看你们同学某某某,你看看你!”
“要不是因为你,我和你爸早就离婚了!”
“再不听话,你就别回家了!”
... ...
有些父母认为,挑孩子的毛病、否定孩子,可以让孩子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孩子改正以后会越来越优秀。但是,父母的否定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心理负担,孩子会在“我是罪恶的”、“我是无能的”的自我谴责和自我否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卑的人格倾向。
因为父母是孩子最爱的也是最信赖的人,这样的话语往往非常奏效,有很多孩子从小养成了看父母脸色的习惯,形成了一种讨好型的人格。但是,当他们离开父母的视线,就会按自己的喜好行事,并没有真正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那么就让我们对孩子多点耐心吧,可能伤害到孩子的,请不要说,不要让他带着这样的伤害成长,因为他可能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治愈童年的创伤。让我们睁大欣赏的眼睛,竖起聆听的耳朵,管住批评嘴巴,用爱和规则教育出有自尊、自信、自爱的孩子!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及人格等方面都在悄悄发生着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心理冲突。房树人心理绘画测验,可以有效了解学生对家庭、对自我成长和当下状态的认知,在心理老师的引导下,引起学生反思和改变的动力,从而帮助他们健康向上的成长。